&esp;&esp;戎狄扣边,擅起边衅。
&esp;&esp;元康帝震怒,在朝堂上,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放言必须给予强有力的回击。
&esp;&esp;无论朝臣们怎么劝,元康帝都不听,一意孤行要打回去,开启一场大战,要将戎狄打趴下。
&esp;&esp;开战,就意味着要花钱。
&esp;&esp;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
&esp;&esp;户部摊手,就两个字“没钱”。
&esp;&esp;这也是户部反对开战的原因,更愿意来一场和谈,花费小收益大。
&esp;&esp;兵部当然想开战。开战就意味着有银子落口袋里,还有一大堆人升官发财。兵部也是唯一支持开战地部门。
&esp;&esp;朝堂大佬们眼见劝不住元康帝,那就给给通牒吧。
&esp;&esp;陛下既然想开战,不是不行,陛下得自个想办法筹措银两。只要有钱,怎么打都行,到时候大家肯定支持。
&esp;&esp;一旦涉及到钱粮问题,元康帝岂能不着急,岂能不急着召回方内监。
&esp;&esp;他还等着方内监的矿。
&esp;&esp;只要能开出一座矿,别管事金矿银矿,打仗的钱就能凑齐,说不定都不需要动用少府的钱。
&esp;&esp;所以,当方内监急匆匆赶回京城,洗漱一番进宫面圣,元康帝先不管其他,只问他:
&esp;&esp;“事情可有办妥?叶慈圈了几块地?”
&esp;&esp;“启禀陛下,叶慈一共圈了十块地。”
&esp;&esp;“这么多?”
&esp;&esp;“因为她没有必胜的把握,于是选择走量。”
&esp;&esp;靠!
&esp;&esp;元康帝有点不爽,“如此说来,这十处地方能否开出矿,还得看运气?既然都是看运气,朕何需她来的帮忙。朕派你前往定王封地,为的就是万无一失,图的就是叶慈点石成金的本事。”
&esp;&esp;元康帝发了一通脾气,都是被钱逼的啊!
&esp;&esp;身为帝王,富有四海,竟然会没钱?
&esp;&esp;说出去谁敢相信?
&esp;&esp;方内监等元康帝消了气,才缓缓说道:“启禀陛下,老奴在定藩这些日子,仔细观察了一番,叶慈是真的不会法术,但她的运气貌似还不错。
&esp;&esp;她开了个农庄,做各种农产品买如耐储存运输的萝卜干,腊味,还有一种味道怪异的腐乳,豆豉。都是出门在外佐餐的佳肴。
&esp;&esp;别看都是些小生意,似乎很不起眼,每年也能给她带去一笔不菲的收入。
&esp;&esp;而且,她还发动十里八乡的农人跟着她一起种植各类农产品,她包收购,以至于当地农人每年都能靠农产品获取一笔收入,改善生活。
&esp;&esp;故而,叶慈在当地的名声很好,威望也很高。她说的话,甚至比定王殿下还要管用。”
&esp;&esp;“你说这些和圈地挖矿有什么关系?”元康帝很不满,眼神已经显得不耐烦。
&esp;&esp;钱钱钱,没钱有个鸟用。说再多都是废话。
&esp;&esp;“陛下息怒,老奴之所以提起这些琐事,是想说叶慈的运气真的不错。这次她圈了十块地,或许真能挖出一座矿。”
&esp;&esp;元康帝冷哼一声,不置可否。
&esp;&esp;他敲击着桌面,“之前你上本奏事,说叶慈第三次为定王圈地,失败了,没能挖出矿。”
&esp;&esp;“此事千真万确。开工挖地基那些天,老奴就守在工地亲自盯着。已经挖到了岩石层,也没挖出矿来。”
&esp;&esp;“叶慈她自己怎么说?”
&esp;&esp;“她说她的好运气用完了。当然,这话言过其实,老奴是不相信的。”
&esp;&esp;“既然她圈了十块地,那就派人去勘探挖掘。若是能开出矿,一切都好说。要是开不出矿来,朕绝不轻饶。”
&esp;&esp;“诺!”方内监躬身领命。
&esp;&esp;元康帝又说道:“这一次让少府独自操办挖矿一事,工部和户部就不要参与进去。”
&esp;&esp;不仅不准参与,还不给分润。
&esp;&esp;户部和工部不支持开战,就别想分润好处。
&esp;&esp;元康帝可是很小气的,谁曾经反对过他,他可是一直记在心里头,伺机报复。
&